当代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的特点

1.高中课程改革重视改革的时代性和实验性

(1)课程改革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美国的高中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质量教育运动的背景就是源于国际间的经济与技术竞争。到现任政府,面对9.1l事件的爆发,在教育法案中重点强调了“安全教育”的部分,可以看出其课程改革的时代特征。从而既保证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系,又保证课程的社会内涵,促进课程的发展。

(2)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美国高中课程改革大都进行了,长期的实验探索,体现为系统性的实验过程。在课程改革中,除了联邦政府颁布法案以外,各种社会团体也进行了积极的课程研究,有SMSG、SSMCIS、PSSC、BSCS、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以及基础教育协会等团体。美国现任政府,“克莱特基础教育工作组”也积极对课程改革提出建议。课程改革的过程性和实验性,能够减少决策的失误,避免课程改革的盲目性,从而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保证课程资源的利用和课程的实施。

2.注重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让美国一直霞视教育质量的提高,又由于受到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的交替影响,造成r在课程价值取向上对学术性知识的追求。而同时在这个时期,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课程的价值取向,让人们注意到学生的发展需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美国教育定位在优质教育上,再次强调了学术性学科的教学,试图达到提高学生成就的目标。

3.重视课程标准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美国的课程改革从《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到现在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为学校和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主要依据。在G·w·布什政府通过的《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中,对每一项战略目标从具体目标到策略以及结果的测量标准和评估方法等各个方面都作了详细的陈述,表现出其可测性。

4.注重评价的伦理规范建设

美国的高中课程的发展充分重视了评价的伦理规范建设,“建立了最基本的伦理框架,引导评价者在不同的评价情境坚持正确的行为取向。”他们重视对评价对象的人格的尊重,避免伤害,防止偏见,并杜绝评价结果的滥用,注重评价的伦理规范建设。

在《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中,在战略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科学成绩”的 评价上,首先,它区分了不同的学生群体,提出了不同的绩效目标。其次,成绩的提高,是以前一阶段的成绩的百分比来计算的,学生的进步较为容易,同时便于缩 小差距,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每个绩效目标的注释中,学校会留给学生很大的空间,并没有用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束缚住学生,体现出灵活性的特点。

美勤精英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