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流行吃“忆苦饭”

美国孩子流行吃“忆苦饭”

  在美国的不少中小学校校园甚至幼儿园里,吃“忆苦饭”非常流行,其宗旨据说主要是为帮助孩子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并或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国际知识。
  
  
  
  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校最近为全体学生组办了一次为期3天的“要饭”课,按规定,由少数学生担任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负责发饭,而其他大多数学生则扮演流浪汉、乞丐或穷人。在这3天内,每每到了就餐时间,扮演不同角色的孩子们便各就各位“体验”生活。只见“工作人员”仔细地将饭菜分发给每个“无家可归者”,而“要饭者”则就地坐下大吃起来。尽管这种“生活体验”课的形式十分活泼,但孩子们的神情却相当严肃,因为他们都慎重其事地把它看作是一次宝贵的“生活体验”,而并不把它当作一场闹着玩的游戏。再看看“无家可归者”要来的饭菜,分量明显不够,而且面包制作得十分粗糙,至于菜,也只有水煮的土豆块加2片肥猪肉(因美国人普遍不吃肥肉,故价格十分低廉)。在孩子们用餐时,有一名教师则在一旁提醒说,在100年前,美国无家可归者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要比今天高出1倍之多,即便目前在美国,仍有至少100万无家可归者,至于在全世界,至少还有2亿人靠要饭为生——这些人平时吃的饭菜,大多比这顿午餐更差。教师的话语引起了孩子们深深的思索。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绝大多数不愿担任“工作人员”而宁可担任“无家可归者”,因而实际上那些“工作人员”往往只得由教师指定某些学生担当。不难想象,长达3天的“要饭”让孩子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有的反映说乏力、头晕,有的感觉注意力难以集中,有的说“十分想念”家里“丰盛可口”的饭菜,还有的说终于“领略”到了“饥饿”究竟是什么滋味。  
  旧金山市的斯迪夫中学组织的“体验饥饿”活动,则吸引了该校75名11-14岁孩子的积极参与。那天中午放学后,参加活动的每个学生均由自家抽取一张就餐券——要是券上写着“15”这个数字,那就意味着他属于占世界总人口15%的“富人”,也就是说他可以享受到一顿丰盛的午餐,而且还可享受到殷勤的服务;要是券上写着“25”,那就意味着他属于占世界人口25%的“温饱型”,即可以吃到分量尚足的米饭、少量鱼和豆子;而要是抽到的就餐券上写有“60”,那么他就代表了占世界人口60%的“穷人”,因此那顿午餐就只能吃少许没有放油的土豆,而且还得耐心地排队等候领取属于自家的那一份。该校校长先生介绍说,这些孩子通过抽签分成了3组,其比例恰恰与世界人口的“饥饿格局”大致相同。尽管活动是象征性的,但孩子们已意识到世界饥饿人口之多,以及通过体验饥饿体味到了世界仍然充满了不平等。果然,参加过“体验饥饿”活动的孩子,便再也不会浪费粮食,还向学校的“粮食银行”捐赠了自己节约下来的多余食品或零用钱——这些由孩子捐赠的食品和金钱有的分发给了国内慈善机构,有的还远送到了遥远、贫困的非洲大陆。
  
  
  
  如果说上述两项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那么眼下在纽约、洛杉矶、费城等大都会的孩子中流行的“过爷爷时代俭朴生日”的活动则完全是孩子们在长辈指导下的自发行为。纽约一名叫多迪的男孩子听说爷爷小时候过生日十分简朴,感到既新鲜又有趣,于是在自己生日那天特意把年已古稀的爷爷请来,请老人谈谈他们那时的孩子是如何过生日的,最后还“如法炮制”了一顿简单、廉价的“生日餐”,不过同样过得既热闹又好玩。生日过后,多迪就把这次过生日省下的钱全数捐给了“支援非洲饥民办公室”,算是献上了一份爱心。
  
  
  
  对于这类“生活体验”活动,大多数家长都举起双手表示赞成,但与此同时也有少数家长认为,诸如“饥饿”课之类的活动有可能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组办者却坚持说:一方面,由“饥饿”引起的不适乃至痛苦都是暂时的,由此也不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任何长远或实质性的副作用;另一方面,正是在克服这些不适或痛苦的过程中,孩子们才可能有了真切的“生活体验”,而且克服这些不适或痛苦本身也是一种“素质”的培养——换句话说,这也是孩子们为“素质教育”须要付出的一部分“学费”呀!

见。窗户多为上下推拉窗,带有格子,型材普遍是铝合金喷塑,有些档次高一些的会采用实木窗。
厨房和卫生间的台面还都采用中密度防火板,很少有人造石、大理石面。电料配备更简单,插座、开关板还是我们六十年代使用的样式,比较老套,灯也惯用吸顶大筒灯,散布在屋顶上。
大多数美国人的家装修极为简单,没有什么壁纸、木墙围之类,吊顶也很平常,一方面是装修涉及人工,费用比较偏贵,另一方面也是崇尚自然,不愿因过分装修而浪费钱财、人力和时间。
美国人比较偏爱白色,在新式住宅中,无论墙面、地面、门窗,大都以白色为主,外墙也会是浅色调。
很多美国人都懂得修理电器设备、油漆家具和粉刷墙壁。他们喜欢一切都自己动手,进行简单的施工。我在很多HOUSE的地下室,都发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成套工具,甚至个别的还设有台钻、小车床。他们认为,做这些生活中的粗活理所当然,绝无损失体面,相反,那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书呆子和假绅士才会被人取笑。像查尔斯、帕蒂夫妇的地下室有40平米,除了洗衣机、烘干机和燃气锅炉外,还有30平米的空间可利用。于是,他们请来亲戚帮忙一块进行简单装修,改造成了实用的家庭影院和家庭服务间。
生活设施完善
精装修HOUSE的配置除了和国内大致相同外,在厨房里多了超大容量冰箱、大微波炉、大烤箱和洗碗机等电器,并且洗涤池的下水口藏有一个电动绞削机,清洁厨具时,只要一按电擎,绞削机便能把碎骨、残菜之类的堵积物绞烂用水冲走。同时,家庭服务间也配备有洗衣机和烘干机,有些地方甚至连横向和纵向的百叶窗帘也都挂好,再加上卧室配有衣帽间,入住时只需要购置少量的家具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美国的厨房都是敞开式的,一般小到10平米左右,大到40-50平米,并且和餐厅相连。除了操作台、厨柜和厨房设施外,一般都有早餐桌,夫妇两人平时就在这里用餐,如果来了客人,就迁到餐厅的大餐桌上。
在美国,大多数中产阶级劳累了一天还得开车一两个小时才能回到家,进了门照样得做饭,因此厨房成了继续工作、和朋友电话聊天的场所,除了电话接到操作台上外,还会见到冰箱上贴满了各种记事纸签。
美国除了很老的HOUSE外,基本上都采用户式中央空调系统,一般为电冷气机及独立燃气采暖炉,分水、风两种,通过屋顶或地下的通风管道把冷暖风送到各个房间,墙上的温控装置可以进行调整。家家也都有热水锅炉,只要把水温设在一定的温度,锅炉就会自动运行。别以为是在烧开水,美国人除了喝咖啡,没有喝开水的习惯,喝的全是自来水加冰块,就连牛奶也喝凉的,而热水主要用于洗碗、洗衣物和洗澡。
在很多人家的后门,还会见到放置着烧烤炉。美国人的工作、生活节奏很紧张,到了周末就特别需要松弛一下,除了出门旅游、运动,就是在院子里支起烧烤炉,请来亲戚、朋友,彻底放松一下。因此,度周末对美国人是至关重要的。有人干脆戏说:“为周末而工作!”
装饰充满个性
美国人的家庭装饰虽然也不复杂,但一定充满着个性,绝不随波逐流。
比如卫生间,国内大都喜欢干干净净,只放些卫浴用品,而美国人却极力装饰,有的放置花草,有的摆设小玩艺,有的铺上地毯,有的甚至挂上球拍。每当亲友来访时,第一件大事就是整理卫生间,否则就会有失礼仪。
查尔斯、帕蒂夫妇酷爱高尔夫运动,家里处处是有关的物品:楼道挂着各式各样的高尔夫球;墙上贴着形形色色的明星照片;音响组合柜里则摆着大大小小的奖杯、纪念杯。
许多中年美国人,尽管处在现代化的氛围中,更偏爱在居室中摆放一些古典家具和物品,一方面是纯木家具、特别是古旧家具以及古董非常昂贵,另一方面是可以烘托出文化氛围。
51岁的坎蒂新近买了套260平米的TWO FAMILY HOUSE,在一片充满白色宁静的氛围中,几件浅色现代家具也还算是和谐。但坎蒂和他的韩国裔女友都偏爱古典家具,冷不丁会将几件深色的古旧家具放在其中,形成了对比:像床头柜是两个中国的木箱子;楼梯转角处的条案是朝鲜的小药柜;就连客厅的窗前,也放置着供陈列用的老式书桌和老式电话;直到如今,坎蒂还在为堆在车库里的中国漆画屏风的摆放而犯愁。
燕燕和保罗虽然一个来自中国,一个生在美国,但都有浓郁的中国情结:燕燕家里的中国书画全是父母的手笔;而保罗满屋的中国古董则来自祖辈的流传。
美国是个强调个性的社会,人人消费追求个性化,不一味模仿他人,凡事要根据个人的爱好,“我喜欢”才是重要原则。 

美勤精英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