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的教学理念

美国名校的教学理念

斯坦福,硅谷的起点

斯坦福大学是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而这成为美国加州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的起点和桥梁。

有人形象地描述道“斯坦福就是硅谷的孵化器”。早年对偏于一隅的斯坦福来说,与东部的名牌大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而且西部远不如东部发达,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时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弗里德里克·特曼很有先见地认为,高校的未来在于人才,大学不仅是求知的处所,它们对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布局、人口的密度和所在地区的声望,都可以发挥巨大的经济影响。在他看来,要成为第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第一流的教授,但当时的斯坦福对名牌教授还没有很大的吸引力。为此,特曼提出了著名的“学术尖端”构思,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吸引顶尖人才,二是树立顶尖科系。

正是基于招揽出色人才和造就尖端科系的学术尖端构想,特曼教授和当时的校长华莱士·斯德林决定把斯坦福的土地变成金钱,而把钱——通过聘请著名教授——变成学术上的威望。于是,他们划出7.5%的校园土地,约655英亩,出租给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工厂,这便是斯坦福工业园区。之后,工业园区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不久就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范围,继续向外发展扩张,形成美国加州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在谈到斯坦福的办学理念时说道:

“我们的理念是要追求新的知识、推动我们的学业与学生进行交流,因为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地进行教育,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财产就是要双方都达到优秀,在教和学方面相互影响,而且都达到杰出的效果,这是我们大学的一个理念。”

而对于这个理念具体表现在哪里,亨尼斯是这样说的:

“斯坦福最有特点的、区别于很多世界其他大学的就是它有不断冒险的精神,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有这样的精神,不断地寻求和探索新的方向及新的理念。”

创业文化的教育背景

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弗里德里克·特曼,被誉为“硅谷之父”。如果没有这个人,硅谷的诞生必定会晚得多。

特曼从小在斯坦福的校园长大,耳濡目染斯坦福学术自由的气息和青春的活力。1922年,他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化学和电子工程两个硕士学位,并于两年后返回斯坦福大学工作,担任电子工程系教授。踏上工作岗位的他承袭了斯坦福的一贯风格,不固守,不止步,他始终认为,大学不仅仅是象牙塔,工程系教授更应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于是,他鼓励自己的学生要勇于拼搏闯荡,在学校附近开设公司,进行创业活动。

学生惠利特和普卡德正是在特曼的出谋划策下,于1937年成立了著名的惠普公司,而第一个产品正是他们做研究生时的课题——声频振荡器。

创业初期,惠利特和普卡德严重缺乏资金,租不起办公室,只能在斯坦福大学附近租了一间小车库进行办公和研究。

两位创始人始终秉持着在斯坦福形成的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推陈出新的理念,不断研制新的更好的产品服务于人类,终于慢慢成长为今日闻名世界的跨国企业,全球员工达到12万以上,年收入超过250亿美元以上。而那个当年挑战之旅中的暂时落脚点,著名的小车库,也被荣幸地誉为“硅谷的诞生地”。

雅虎公司联合创始人杨致远,于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迈开了其努力进取的脚步。

可以说,斯坦福对杨致远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这个硅谷的人才摇篮,他受到这股强有力的创业风潮的影响,想到也应该创办一个自己的公司。机缘巧合,他和自己的助教戴维·费罗走到了一起,成了合作无间的最佳拍档。

一开始,两人的研究方向是自动控制软件,但不久他们发现这个方向已经被几家公司给垄断了,发展机会不多。此时,第一个Web网浏览器出现了,它可以让他们查到各种资料,网络开始真正地改变人们。

杨致远很快就被它给迷住了,他和费罗制作了各自的主页,并乐此不疲地天天泡在网上,开始各自收集自己喜欢的站点,并互相交换。随着交换频率越来越高,收集的站点资料越来越多,他们觉得不胜其烦,想到如果开发一个数据库系统,那么就可以管理全部所收集到的资料。

在当时,还没有人想到要去这么做,杨致远和费罗这对拍档把网络资料整理成方便的表格,并将它命名成“杰里万维网向导”(“杰里”是杨致远的英文名)。他们将这一共享资源的站点分类,又将类分成子类,于是“Yahoo”的雏形诞生了。其核心——按层次将站点分类——直到现在仍没有改变。

在斯坦福,不仅是学生,很多教授也都有过创业的经历,或者担任过创业公司的董事。他们会将自己的经验告知学生:如何面对创业中的客户、员工管理、筹资等问题,在董事会会遇到怎么样的挑战,等等。

通才教育培养“完人”

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于18世纪中期,最初是根据英国乔治二世国王的特许令建成,并被定名为“国王学院”。哥伦比亚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其很多学科和课程设置并不只是以纯实用为目的,更注重以增进知识、推广学术为导向,力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共有64位诺贝尔奖得主,是哥伦比亚大学校友。纽约市有14位市长,纽约州有10位州长也都是哥大的毕业生。在文学、体育、科学等许多领域,哥伦比亚大学都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另外,中国的名人顾维钧、蒋廷黻、宋子文、冯友兰、胡适和著名核科学家姜圣阶等也都曾是哥大的校友。

建校初期,哥伦比亚大学为学生的教育所设定的目标是:拓宽视野,加深理解,完善自身,以成就今后的辉煌事业。

自1919年起,哥伦比业大学在美国高校中率先推出“核心课程”教育计划。刚进大学的新生不分系科,注册之后就开始学习核心课程。在一、二年级,通过阅读、听课、讨论等各种方式了解西方文化和艺术的经典作品,到第三年才进入专业学习。由此使理工科学生增加对人文学科的了解,同时也使文科学生增长对包括科学在内的西方文明的认识。而且,无论选文还是选理,其学子所要接触的知识范围也都非常广。例如,“人文文学”这门课要求学生们阅读从荷马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27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当代文化”课程则让学生对从柏拉图到加缪的哲学都有所涉猎。

在其学生手册中,关于推出“核心课程”的目的,有这样一段描述:“核心课程是哥伦比亚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石。作为哥大学生才智开发的关键,核心课程的目标是为哥大全体本科生,无论其将来的专业或方向如何,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使之谙熟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艺术和科学上的重要思想与成就。”

这种教育理念曾在美国教育界激起过强烈的争论,但从实践效果来看,通过推行以“核心课程”为基础的通才教育,哥伦比业大学的确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识渊博、举止高雅的人才,也使许多求知若渴的大学生终生受益。因此,这也正是哥大不顾外界压力而坚持实行通才教育的最大动力和原因所在。

曾就读于哥大的戴尔电脑首席执行官迈克·戴尔,原本主修的是生物专业,却一手创办了戴尔电脑公司的直销模式,并最终推广到了整个电脑行业。

能在经济领域取得这样的成就,戴尔自称是因为在大学时,他曾选过一门宏观经济课。他说:“那门课的教授讲的一点至今难忘,那就是,你永远不能以常规思维来认识世界。这个世界上以常规思维来思考的人实在太多。”

出身生物专业的戴尔,跟电脑行业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按理说也不太可能成为他的主业,然而因着哥大通才教育的理念,他除了研习生物课程之外,更是对文学、科学、经济学等七方面均有所涉猎。虽然他中途辍学创立了自己的电脑公司,但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学的各种思想已经互相融合,而且学校也培养了他这种善于融合不同知识的思维,致使他在研究电脑行业的同时,将其经济学思想引入其电脑营销中,创立了电脑的直销模式。

同样的,惠普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弗奥里娜也是哥大的毕业生,她的专业本是中世纪史与哲学,但由于大学时代接触到理工课程的学习,使她自信自己能以一种恢弘的历史观面对现代社会向数码化社会的转型。

此外,从哥大出来的学生普遍认为,经过通才教育之后的哥大学子,其知识面之广,文化修养之深,日后学术底气之足,都是单科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所难以企及的,正是因为母校的这种教育理念和方式,才成就了自己广博的学识,也使得自己的“专”有了坚强的后盾和依托。

也正因为如此,毕业于哥大的人才,往往是社会各企业非常欢迎并争相录取的,因为“哥伦比亚学生”的身份,往往代表了他们不仅在专业领域中学有所成,更有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具有综合运用的能力和更为宏观把握问题的视野。

整体素质:后劲足、善融合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C·伯林格教授曾在一次题为“全球化与现代大学”的演讲中提到,当今全球化正在迅猛和根本地改变着世界。大规模通讯技术的发展,商业及其大量新理念的产生和流动等,都在根本性地改变着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但是大学的主要力量及其所产生的知识进步都局限在校园围墙内部、滞后于全球化发展的速度。世界的变化给大学提出如此巨大的挑战。如果大学不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应对,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则必然要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播知识,更要通过其广泛革新的跨学科领域认真探讨全球性难题,引导学生增强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使其能够应对未来生活的挑战。”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这么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可见他对“大学”的理解同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早前,曾有学者将哥伦比亚大学与美国其他一些学校作比较,发现在一段时间里,美国很多企业更喜欢崇尚实用教育学校的学生,因为在进入工作后,这些人会很快就能进入角色,而哥大学生在初始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突出的优势,但假以时日,哥大学生却整体地表现出思路开阔、合作能力强、后劲足、善融合的特点。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大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到底是培养怎么样的学生”这个问题。

美勤精英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