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住房文化

纽约的住房文化

 

美国地域辽阔,居住情况大不一样,大城市与小城镇不一样;城里与乡下也很不相同。本篇想谈一谈纽约人的住房时尚,从文化的背景探讨一下住房文化的相同与不同点。

  纽约人住房也讲“上风上水”

  纽约市街道、社区有一些诸如“茉莉小丘”(Murry Hill),“华盛顿高地”(Washington Height)以及“制高点”(High Point)等地名标志。凡是有这些标志的地方都是过去有钱人的居住区。究其原因在于美国人是由欧洲移民组成,欧洲过去曾流行过几次大的瘟疫,每当瘟疫发生时,有钱人就都跑到地势高的地方去躲避。这种传统一直带到北美大陆。无论是荷兰殖民者,还是英国殖民者,有钱人纷纷占据地势高的地方盖房筑屋,这种传统一直沿袭至今。

  今天的曼哈顿岛上,地价最贵的属“上东区”和“上西区”。“上东区”(Up east side)位于纽约65街至96街,属纽约市的富豪区,前国务卿基辛格、肯尼迪遗孀杰奎琳都在那里购有豪宅。“上西区”(Up west side)由著名剧作家、诗人、名演员居住,是典型的文化人居住区。

  但是绝对的用“上风上水”来划分贫富居住区是不准确的。因为无论哪一个社区都有地价高的房子与地价低的房子。有一点却是明白无误的。当你挑选公寓楼时,绝对是“越高越贵”。在曼哈顿岛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这也许是人们心理习惯所形成的,住最高层的人,往往地位是最高的。高度是地位与财富的象征。曼哈顿岛上有许多大公司的总裁都是住公寓房的顶层。为此美式英语中还出现过一个单词“Pent house”(阁楼)指的就是这种在公寓楼层拥有的大面积的、豪华的私人住宅。这种房子楼层高、视野好、安静,是底层房子不能比拟的。作为“入乡随俗”。

  纽约人居家“轻装修”重装饰

  在纽约,许多家庭居住的是出租公寓。无论谁搬家,还真没听说哪一位在入住前需要大张旗鼓地装修一番的事情。这说明,岛上的公寓房在租给你时,在各方面已经达到了入住标准:冷、热水齐全,空调、暖气设备齐全,房子四白落地,地板式地砖铺地,塑钢窗等等自不必说了。也从未听说过“毛坯房”这个词。

  另外一点也很关键,出租的公寓房,在租赁合同上几乎都有规定:租户不能随便改动房子的内部结构。恐怕这一点的限制性是很大的。

  尽管没有装修这一说,但纽约居民对家居装饰一点也不马虎。他们很会利用饰品装点情调,而且各家有各家的高招。
  我一个朋友路易斯在纽约生活。我潜心观察过她家的各个角落,包括厨房与洗手间,发现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能入画,拿洗手间来说,大澡盆是50年代那种瓷盆,上方用铁丝围一圈挂一块浴帘。旁边的暖气管道裸露,既不包,也不封。上面放着一只精美的小瓷盘,上面星星点点散放着。据她讲是从琼斯海滩收集来的小贝壳。真是又怀旧,又浪漫。

  美化家居的“个性”化专卖店最受欢迎

  为了满足纽约市民爱美心理,除了报纸、电台有专门节目介绍如何布置家居专栏及节目外,“个性化”专卖店在纽约大受欢迎。

  这些家居专卖店,聘请的都是室内设计方面的高手,出售的商品极富情调。拿我最喜欢的一家家居装饰店———“陶瓷大仓库”(Pottery Barn)来说,那里陈列的商品每次都让我爱不释手。它的设计师对色彩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力,它的产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有一年的春天,它推出青草系列加土黄色,所有的枕巾、床单都是浅浅的绿色系,加上浅浅的泥土色,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青草的清新与苏醒的泥土的芳香,而一到夏季,立马换上浅蓝色的浴巾及白色的桌布系列,让人在炎热的夏季里对“阳光、海水、沙滩”有了无尽的遐想。

  在家具方面,陶瓷大仓库走“自然朴素”的道路,它的家具许多都是带“虫眼”的板做成的,看起来糙,摸上去光滑如丝,我想这种家具风格只有对美学的独到见解才能设计出来。

  陶瓷大仓库很受城里“雅皮”一族欢迎。同样的家居商店在苏荷区一带也很多。

  在纽约市民家中没有见到“主题墙”

  除了极少数住“褐色石头”房子(注:英文中称Brown Stone,是18、19世纪建造的房子,一般两、三层高,为有钱人居住)的人,还没有见过哪户人家刻意在客厅吊个顶,添加莫明其妙的曲线墙围。更没有见哪家在视听区做“主题墙”。一些家庭(包括少数极有钱的)电视机是小得不能再小,大多数是14—18寸之间,而且摆放的位置也极不显眼,通常是搁在极不显眼处。

 除了看看晚间新闻,他们极少看电视,晚上的时间有许多事要做,如会朋友、听音乐会、看歌剧、上酒吧,即使哪儿也不去,也宁愿在灯下看书,这与国内许多刚刚脱贫走上小康道路的家庭对生活的理解极不一样。前者因为经济富裕使生活有了多种选择。后者,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改变,将钱放在“超霸大彩电”上不再是一种惟一选择。

  纽约人家居风格追求自然、简单、舒适,也有一点“复古”思潮

  如果说路易十五时代“巴洛克”艺术风格是19世纪、20世纪初纽约有钱人家追求的时尚。现在这种装饰风格除了“褐色石头房子”外,别的地方还真不多见了。

  现在时尚的纽约人讲究“简洁明了”,拿英文讲就是“less is more”。翻译过来就是“越少越意味深长”。这不仅反映时装设计大师、纽约流派的领头人凯文·克莱尔和唐纳·卡伦的时装设计理念,在家居设计方面也是如此。

  纽约人家居布置最忌繁琐,最怕做过头(Over do)。一户人家的客厅,往往是四白落地,中间一个大沙发,旁边一个落地灯,墙上挂几幅画,脚边有几筐书,仅此而已。

  我想美的东西,正是恰到好处的东西。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也不行,而这多少之间的取舍乃是一个人的品位高低的尺度,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学来的,它由人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经历、见识等诸多因素决定。

  除了装修艺术的简洁、明快,纽约的许多家庭还时尚“复古”。我的另一位朋友安娜在纽约上州有一所住宅,住宅的式样是都铎王朝式的,这种式样在纽约的乡村别墅很流行。为了与这座房子的风格相配,女主人在室内装饰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家中的一桌一椅全是很旧的,脚下踩的地砖也是坑洼不平的,屋子的大梁上吊着上上个世纪的煤气灯,墙壁上还挂了一排旧锅、旧煎盘。她居然还硬拉着她的丈夫和三个孩子让摄影高手拍摄了一张发黄的旧照片,照片上她的当飞行员的丈夫身着皱巴巴的旧西服和吊脚裤,三个孩子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鼻子里还淌着鼻涕,她本人穿着上上个世纪用鲸鱼骨撑起的百褶裙。这张照片摆放在她家客厅的书桌上,让人感到恍如隔世,好像她的一家刚从移民船上下来似的。

  “另类”最酷,住“仓库房”是首选

  美国人有崇尚自由的天性,在纽约人身上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家居方面,他们追求的是与众不同。不像国内家庭今年流行“三包(包门、包窗、包暖气),大家都包了起来,明年流行“榉木”,便“红榉、白榉一榉到底”。

  我的一位艺术家朋友张张嫁给了一位英国的投资银行家。她在纽约苏荷区开了一家“超现实主义画廊”。她把家也安在那里,就像过去的“前店后厂”门脸房。有一次去参观她的画廊的一个画展,有幸参观了她的家。她居住的苏荷区原来是工厂区,后来艺术家们搬了进去,成为纽约市非常有特点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及住宅区。那里的房子全是大工厂时代的“统楼房”(Loft)。现在既作为画廊,又作为画室及居室,刚进店门,(也可以讲进了她的家门)就见她本人怀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一条黄狗温顺地跟在她身旁,她的丈夫派屈克身着中式长衫招呼着来参观的朋友们。

  一幅幅画在张张的包装与艺术处理下被悬挂在满是小管的墙面上,经屋子里特殊的灯光处理下显得非常高雅、别致。那天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这种生活与工作环境,难怪北京城的地产开发商潘石屹先生要将“SOHO”的概念引进他的现代城发盘中来,看来受感动的远不止我一人。

  纽约就生活着这样一些“另类”,他们的行为举止与常人稍稍有些不同,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过了没多久,听说派屈克辞了收入颇丰的银行工作,专心致志帮助夫人打点这间苏荷区的小画廊。看来要当“另类”也不容易,必须有那么一种思想境界,那种对大把大把银子无动于衷,把名、把利全看透的觉悟。

  苏荷区就住了那么一些人,由于这些人的存在使当地社区的房地产价格猛长,自然吸引了不少所谓的“成功人士”来此地购房置产,附庸风雅,一时间“仓库房”成为纽约城里最时髦的字眼。难怪一家著名的成衣店安·泰勒(Ann Tailor)要将它的产品的二线品牌打上“仓库房”(Loft)的标志。好让那些有艺术细胞的或没有艺术细胞的热爱艺术的女士、小姐们因为穿上“Loft”牌的时装而平添几分妩媚。

 
 
美勤精英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