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放水”度危机 中国“蓄水”抗通胀

 

第三,新兴经济体“蓄水”抗通胀。

  与欧美发达经济体面临的经济衰退风险不同,新兴经济体需要应对的则是日益高企的通货膨胀。新兴经济体的通胀状况取决于全球的利率环境即美国利率,而美国利率又将长期保持在低位。这样就造成全球负利率由去年4月以来的-0.6%滑至-1.3%。持续负利率加大了货币流通的速度,造成全球流动性极度泛滥,并最终那个将流动性推向新兴经济体。

  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前7个月CPI同比上涨5.5%,巴西前5个月通胀率累计达3.71%,印度前5个月批发价格平均涨幅为9.25%,已连续17个月超过8%,俄罗斯5月份CPI同比上涨9.6%。此外,越南等“新钻国家”也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越南、印尼2011年通胀率将高达13.5%和7.1%。

  为管理通胀及通胀预期,新兴经济体纷纷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今年以来,中国央行连续6次提准,三次加息,巴西央行连续4次加息,印度央行更是从去年3月至今已经10次加息。

  为了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中国自去年以来共12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冻结银行资金大概在4.2万亿左右,而从9月份开始,保证金将纳入存准提取范围,初步测算在8000至9000亿元。在20个月的时间里,中国“蓄水”逾5万亿人民币。而这些资金主要是用于对冲外汇占款。

  正是经过了这些努力,8月初召开的央行上海总部年中工作会议才强调,当前货币条件正向常态回归。

  与新兴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相对应的是,全球四大央行(除欧洲中央银行外)均保持超低利率,导致前者的输入性压力愈来愈大。国际金融协会(IIF)预计,2011年从发达国家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资金将有9600亿美元,2012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这将使得货币调控的努力被本币升值预期下的国际资本流入带来的流动性所冲销。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经超过3.4%。

  正因如此,中国多次强调稳物价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温家宝总理在9月1日出版的今年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综合各方面情况看,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同时,必须根据形势变化,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国家发改委近日也承认,价格总水平完成全年预期目标(4%)的难度有所增加。

  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倾力与通胀进行一次大决战。在这种背景下,如果CPI的拐点不能被有效确认,市场还是趁早打消货币政策有可能放松的念头。

  最后,无论是欧美发达经济体的“放水”,还是新兴经济体的“蓄水”,其本质都是对抗危机的手段。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如何不让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应对危机的手段发生冲突,正如佐利克所提出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更加重要”。

美勤精英顾问